我国每年出版新书12万多种,加上再版的图书品种,每年进入市场的品种估计至少也有20万种以上。
如何找到适销对路的品种以满足读者的需求是摆在每一位书店采购员面前的难题。特别是在激烈的价格竞争、渠道竞争面前,如何在有限的卖场面积里陈列动销比例高、周转快的品种并取得效益最大化,更是考验采购员的水平。而现在很多书店业务部门的采购员既当业务员又当对账员和接待员,很难静下心来研究业务工作,更谈不上分析市场。笔者以为,一位好的采购员就应该是他所负责的图书类别的专家,就如商业买手一样。
什么是买手?百度上的定义是:买手(buyer),按照国际上的通行说法是往返于世界各地,常常关注各种信息,掌握大批量的信息和定单,不停地和各种供应商联系,并且组织一些货源,满足各种消费者不同的需求的人。这种人所从事的行业,最终创造出惊人的市场价值。买手必须站在时尚潮流的最前端,了解行业规范、货品辨别能力,在适当的时机敏锐出手,以低廉的价格购买他们认为合适的商品,加价出售,赚取一定利润。作为一位优秀的书店采购员也应该具备一些买手的基本素质。
一、坚持专业人做专业事的标准
采购员不但面对着品种繁多的图书,还面临着不断变化的市场和不断升级的读者需求。可以想象,如果不熟知自己分管的类别图书的最新动态,不进行知识更新,甚至对自己面对的市场毫不知情,那他怎么可能下得好订单呢?所以,一位好的业务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学历,有良好的学习能力,要坚持专业人做专业事的标准。在业务工作中,他应该了解出版政策,要关注最新的出版动态,更要了解目标市场的最新变化和差异化需求,掌握第一手资料。
二、有科学的组织架构做保证
没有科学的组织架构做保证,采购员也很难实现自己的价值。首先,要有信息平台的支持,建立一定的分析模型,对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整理,作为采购参考;其次,要有物流平台做保证,通过快速的物流通道使图书实物迅速流动起来,到达各自目标市场;三是应该有相应的营销活动配合,保证图书在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价格创造最高的销量和效益;四是要有合理化的分工,采购员更应关注的是出版动向,是品种,是市场,而不是繁琐的报订、添订、对账。应该给每位采购员配备相应的工作助手,协助他完成采购任务;五是要有一定的资金支持,允许采购员采取灵活的结算形式谋求较低的采购成本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三、强化考核和监督机制
权利的行使必须要有合理的考核和监督。一是要建立审核报批制度,通过由主要负责人、采购员等人员组成的研究团队来确定采购计划;二是要建立淘汰制度,通过优胜劣汰激励采购员不断提高学习力,总结经验;三是要制订合理的绩效制度,将采购员的薪酬同目标市场销售任务完成情况以及赢利情况等指标结合起来,通过合理的奖励机制,鼓励采购员实现自己的价值,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