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操作成熟期的图书市场
[日期:2008-05-23] 来源: 作者:
中国的图书市场已经进入成熟期 图书市场在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的高速成长期之后,现在已经过渡到了成熟期。很多人在痛苦中回忆以往的阳光岁月:“要是回到上世纪90年代初那多好,那时候挣钱多快啊!”那时候处于高速成长期,市场需求大于供给,当然觉得来钱快了。但这种岁月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图书市场成熟期区域批销的特点 ● 市场竞争激烈,业务增长缓慢 成熟期的市场,是供给大于需求。市场的空间有限,零售店对新书开始有选择地采购。虽然上游的出版总量不断攀升,但下游的实际业务并没有出现相同速率的增长。造成整体对零售的业务额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而库存图书却不断增加的局面。 ● 营销费用增加,利润稳定或下降 为了应对竞争和维持自身在区域分销的地位,区域经销商会出现扩大库房(提高零售选择面)、增加人员(开拓更多的渠道、提高对下游的服务力度等)、提高营销费用等行为,使其整体的经营费用大幅提升,以上努力虽然使业务有所增长,利润却变化不大或者在一定时间内出现下滑。 ● 进入门槛提升,大户开始资本运作 现在要开个零售店,只想像以前那样随便投个几万块钱,那是肯定玩完的。现在开个零售店,要定位、要一定的面积、要精装修、要做氛围、要选品……这已经不是你有钱或者你有兴趣就能干得了的了。批发更是如此,谁要想再进入图书批发行业,没有大资本和资源,是很难做大的。那些做到行业前列的大户,现在已经在琢磨如何将手头的积蓄通过资本杠杆迅速地膨胀起来,单纯通过在图书批销领域的积累,那速度是太慢了。 ● 市场格局基本成型 在地区的批销市场,批发商的主营品种、下游客户、实力地位区隔比较清晰。很多地区甚至出现了大卖场为主、批销为辅的图书流通架构,这对区域中间商的发展极为不利。 ● 强者逾强,弱者逾弱 总体的感觉是市场的冷淡期相比前几年有拉长的趋势。淡季的影响对小型批发商的影响越来越大,使其年度的业务和利润不断呈下降趋势。而大经销商则因为其产品品类覆盖广(社科、教辅教材一起抓,畅销、长销一个不拉)、投资多元化、对图书渠道进行扩充或者前向整合(介入零售或者图书馆等业务),淡季也基本处于比较平稳的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