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好比一场虚拟战场的竞争力战争,企业商业秘密保护战略便是这场战争的制胜因素之一。
虽然现代企业已经越来越重视对自有的保护,然而更多情况下,企业关注的只是已为大家所熟知的对专利、商标、著作权的保护,而忽略了对同属范畴的,并且相对企业而言更为重要的企业商业秘密保护。
可以说,对身处知识经济时代的现代企业而言,商业秘密是其企业财富和市场竞争力的核心体现,企业必须建立自己的商业秘密保护机制,更确切地说,企业应该将商业秘密保护提升到的高度予以重视和把握,因为在经济高度发展的竞争社会,丧失或泄露企业商业秘密意味着对企业的毁灭性颠覆。
企业保护商业秘密战略设定应当依据商业秘密的特点进行,综合运用管理、技术及法律的手段,构建全方位、多层面的企业商业秘密保护机制。起来,企业商业秘密保护战略应当依照确定范围——系统建制——全面救济的思路予以部署。
战略一:确定范围
企业应当综合分析因保护力度而消耗的成本与被保护的商业秘密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以确定最为适合的保护范围。
商业秘密作为的一种,其自身特征与专利保护、商标保护、著作权保护有着根本的差别。同时也正因为这种差别,使企业在保护自身的手段上获得更大的选择。以技术信息而言,在符合专利保护条件下,既可以申请专利保护,也可以采取商业秘密保护。至于选择什么样的保护手段则应当根据企业的自身特点,及需要保护的内容的不同而区别对待,以期达到最佳的保护效果。
以商业秘密保护和专利保护比较而言,商业秘密的独占性不是依靠任何专门法律而产生的,而只是依据保密措施而实际存在的,而专利权则由专利法直接赋予,不能靠当事人的行为而自然产生;商业秘密保护不能公开秘密信息,而专利保护必须公开;商业秘密不具有法定的排他性,而专利权人的独占权具有法定的排他效力;商业秘密的保护期不固定,视权利人采取的保密措施等情况而定,而专利权的保护期限是固定的等等。
所以,企业在确定保护的时候,应当综合考虑法律赋予的保护方式的不同性、秘密信息的特点、秘密信息可能获得的经济效益等多种因素,对不同性质的保密内容予以不同的保护措施。
战略二:系统建制
企业商业秘密保护战略的部署依赖科学、健全的保密制度予以实施,下列几类商业秘密的保护方式以供参考。
首先,应当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员工的商业秘密保护意识。商业秘密的保护重点在于预防,应采取必要的手段使商业秘密不能泄露给非应掌握该商业秘密的任何人。所以使每个员工意识到商业秘密对企业是至关重要的无形资产,树立保密及防范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要通过建立全面的保密制度,落实企业保护商业秘密战略。对内管理领域,应当建立和健全企业商业秘密保护的规章及措施,确保秘密信息不致泄露。应当在、程序管理、人员管理等不同方面予以建制,制度和措施至少应当包括:建立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制度、设置商业秘密保护职能部门及区域、明确确定商业秘密的程序、建立载有商业秘密的文档及电子制度、内部制度、员工保密协议、竞业禁止协议、离职协议等等。
对外领域,应当在商业秘密的运用过程中,通过健全的商业秘密保护措施防止商业秘密的流失,在此过程中,应当至少建立以下制度:制订与商业合作伙伴合作开发或委托开发的商业秘密保密协议、建立企业生产、销售、物流、阶段保密制度、完善商业合同中的保密条款、制订与企业商业伙伴之间的保密协议等等。
战略三:全面救济
因为我国目前尚未有专门的商业秘密保护法,关于商业秘密的保护规定分别以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形式散见于各类法律法规之中,起来如下:
从侵犯商业秘密的法律救济途径看,有民法上的救济、行政法上的救济、刑法上的救济和劳动法上的救济。
从侵犯商业秘密的法律责任看,有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从侵权商业秘密的归责原则看,适用过错责任原则。主观过错是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的实质要件。该过错既包括故意,也包括过失。
对于企业而言,应以民法上的救济为最基本和最主要。在商业秘密被侵犯后,通常可以选择要求行为人承担侵权或违约的民事责任。侵权责任的构成需要满足以下要素:行为人实施了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行为人给商业秘密权利人造成了损害。这种损害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该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就违约责任而言,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即构成违约。
侵犯商业秘密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恢复名誉、荣誉等。其中,司法实践中最常用的是赔偿损失和支付违约金。在赔偿损失方面,以赔偿直接损失为原则。侵犯商业秘密民事赔偿额的确定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损失可以计算的,赔偿额即为该损失额;损失额难以计算的,赔偿额为行为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利润;损失额和利润均难以计算的,应坚持客观、公平、合理的原则,参照同类经营者、同类信息的平均获利情况确定赔偿数额。同时,商业秘密侵权人还应当承担被侵害的权利人因调查其侵犯商业秘密行为所支付的合理费用。
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发生后,企业首先应当及时对被侵权的现状进行全面调查,如侵权的具体手段、秘密是否已被公开、侵权所造成的损害后果等。其次,应当根据企业的实际状况和侵权的情形,选择最佳的救济途径,如果因取证等原因造成的司法救济途径的成本太高,某些情况下,企业采取与侵权人协商,达成许可使用商业秘密协议的方式比诉讼救济更为有效。再次,企业在救济的过程中,还应当考虑包括企业商业秘密的二次泄露、证据占有情况、企业声誉等问题在内的其他情况。无论如何,对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迅速有效的反映,对任何一种侵权救济方式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