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一季度汽车产销256.76万辆和267.88万辆,同比增长1.91%和3.88%,结束了去年四季度销量下降趋势,产销均小幅增长,销量略高于产量。但由于一季度汽车销量增长主要是受小排量车和微客的带动,而这两类车单车利润偏低,导致车企出现"有量无利"的怪象,利润同比下降近五成,只有个别企业出现一定的增长。
上海汽车
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49.46%
根据上海汽车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1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72.15亿元,同比下降5.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27亿元,同比下降49.46%;每股净收益0.096元。
尽管08年公司的整体业绩大幅下滑,但是公司依然呈现出一些积极的变化。09年1季度公司本部的盈利状况显著改善。09年1季度,公司本部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94亿元,同比增长133.8%,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14.2%上升到今年的18.6%,本部亏损额由去年同期的-3.84亿元,下降到今年的-2.42亿元,同比下降37.0%。
东风汽车
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98.21%
根据东风汽车09年一季报显示,公司09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86,664.19万元,较2008年同期减少17.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5.91万元,同比下降98.21%。
公司营业总收入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受金融危机影响汽车销售市场低迷,影响销售,致营业收入增速放缓。
北汽
一季度利润同比增长43.9%
根据目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北汽生产汽车252527辆,同比增长15.2%;销售汽车250526辆,同比增长17.4%。其中,乘用车当季销售119890辆,同比劲增46.7%,北京现代、北京奔驰等乘用车企业增长速度均超过40%。商用车业务以平均月度环比75.9%的速度强劲恢复,附加值高的中重型商用车产品月度环比平均增长达到102%。
以商用车为主的北汽福田、北汽有限月度平均环比增长率分别为75.7%和72%。据透露,一季度北汽旗下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9.3%,比2008年底提升了1.1个百分点。
北汽一季度实现销售收入211亿元,同比增长11.4%;实现利润7.7亿元,同比增长43.9%,利润增幅远远高于销售收入增幅。其中,北京现代赢利4亿元,北汽福田赢利2亿元。
数字显示,一季度北京奔驰共销售汽车6517辆,同比增长44%。其中,奔驰C级(车型 图片 论坛)轿车销售了2675辆,同比大增494%。
福田汽车
一季度同比增长11%
根据福田汽车公布的2009年一季报,公司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逾一成。今年一季度,福田汽车实现营业收入76.36亿元,同比减少5.06%;实现净利润1.86亿元,同比增长11.14%;每股收益0.203元,同比减少1.49%。
报告期内,福田汽车公司销售汽车12.47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1.0%。其中轻型卡车(含微卡)实现销量10.92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8.2%,行业排名继续保持第一,市场占有率23.8%。
长安汽车
一季度净利润下滑89%
根据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长安汽车第一季度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滑89%,主要受投资损失拖累。长安汽车称,截至3月31日的三个月,长安汽车公司实现净利润人民币2,834万元;低于上年同期的人民币2.676亿元。当季收入则增长22%,从人民币40亿元升至人民币48.9亿元。
长安汽车称,第一季度投资损失人民币1,160万元,上年同期投资收益人民币3.081亿元。该公司第一季度营业利润降至人民币1,290万元;上年同期为人民币2.525亿元。
一汽轿车
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20.24%
根据一汽轿车公布的2009年一季报显示,由于宏观环境变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今年第一季度一汽轿车整体经营基本平稳,整车销售数量超过3万辆。
一汽轿车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0亿元,同比增长了2.35%;净利润为2.9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了20.24%。净利润降低主要是公司销量结构变化以及产品获利能力略有下降。
由于马自达6从去年年中开始调低市场销售价格,简配版马自达6单车降价约2万元,这对一汽轿车利润势必造成影响。一汽轿车表示,将进一步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加快营销政策调整,加快新产品投放,进一步促进市场增速的不断提升。4月中旬,第二代马自达6睿翼已正式上市,主打中高级车市场的睿翼将为一汽轿车贡献更高的利润。而奔腾B50也在3月初下线,进一步丰富了一汽轿车的产品布局。
江铃汽车
一季度净利润比去年同期下降约5.5%
根据江铃汽车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销售优异,带动1季度业绩上升。销售收入同比上升2.2%,净利润同比小幅下降5.5%。
.............本田公司2008财年销售利润大跌80%
5月5日,本田公司公布其2008年度(2008年4月1日至2009年3月31日)财报。受经济危机影响,该公司销售利润同比下降80.1%,纯利润同比下降77.2%。
该报告指出,在2008年度,合并销售额为10.112兆亿日元,比上年度下降16.6%;销售利润为1896亿日元,同比下降80.1%;税前利润为1617亿日元,同比下降81.9%;纯利润为1370亿日元,同比下降77.2%。
在最重要的汽车业务方面,2008财年,汽车销量为351.7万辆,与上一财年相比,下降10.4%。在日本本土市场的销量下降9.6%,为55.6万辆;日本本土以外的地区,销量下降幅度达到10.5%。该财报还对2009年度的销售状况进行了预测:汽车销售总量有望实现321万辆,比2008财年减少30.7万辆。在汽车业务方面的净收入则相应下降,幅度惊人地达到70.8%。
在中国地区,本田的两家合资公司表现不一,广州本田未实现在2008年初制定的34万辆的销售目标,仅仅卖出27.73万辆。东风本田则逆势飘红:原定15万辆的销售目标,实际完成了16.02万辆。
........广州本田更名广汽本田目的只为谋求自主
也许是还不适应“广州本田”刚改名为“广汽本田”,在车展发布会后的专访中,广汽本田执行副总经理姚一鸣面对记者的提问,言谈中依旧自然措辞为“广州本田”。在访谈中,姚一鸣解释到:“公司更名标志着广州本田从经营产品向经营品牌转型。”
其实,经营产品向经营品牌转型并非广本一家之举,这是其合资方广汽集团的用意。在上海车展广本高调宣布企业更名前,广汽集团早在2008年底的广州车展就低调宣布,将两个合资企业广州本田和广州丰田改名为“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
若再追溯得早远一些还能发现,早些时候,广州本田和广州丰田的销售渠道内,所有4S店的LOGO早已统一换上了“广汽HONDA”和“广汽TOYOTA”标识。
这一切,都是广汽集团背后暗暗发力的结果。
对于广汽一系列动作的初衷,集团董事长张房有的解释更能洞察其深意:“合资企业更名后,合资双方的名称和品牌一下就都体现出来。”换言之,在广汽集团与日资“两田”常年合作关系中,广汽的企业品牌并未能在商标上得到明显体现,多年以来造成了商标这一无形资产悄然流失。
如果说之前广汽对于自身商标重视不多,那么,随着近年来国家对企业发展自主品牌的推手力度加大,广汽发展自主品牌的决心也日渐笃定。因此,广汽集团对于品牌意识的复苏,很大程度上也是在为其推出自主品牌奠定伏笔。为此,广汽集团此前还提出了三大战略性跨越,其中之一的“构建清晰的品牌营销体系”思路,目的正是在于提高“广汽”品牌的影响力和价值。
去年,广汽已经发布展示了自己的概念车和首款将投放市场的量产轿车。如果一切进展顺利,其自主品牌下的首款中高级车明年就将投入市场。如何能一炮打红?甚至依靠自身的大品牌实现品牌溢价?上汽对荣威品牌的运作思路或可作为广汽的经验借鉴。
尽管上海和广州都是地名,但却有着本质区别。上海大众和上海通用中的“上海”,是上汽集团的注册商标,上汽享有在汽车产品上“上海”的专用权(在1983年3月1日以前,可以使用县级以上地名作为商标)。而上世纪90年代末期进入国内的广州本田和之后成立的广州丰田,却并不能用“广州”作为品牌商标。因此,必须凭借广汽丰田、广汽本田来强化广汽的大品牌形象,为自主品牌车型推广做好基石。在这一关键时刻,“广汽”二字包容的含义便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