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网讯(见习记者张雷报道)“不是说食品原材料价格下降了吗,为什么这几天餐馆又出现了涨价的情况。”近来,对于在原材料价格持续走低的形势下,乌鲁木齐部分餐饮价格不降反涨的现象,经常有像刘先生一样表示不理解的市民向记者诉苦。
12月10日,记者走访乌鲁木齐各处餐饮店发现,虽然近两个月以来,首府市场上的食用油、肉类、调料等原材料价格明显回落,但大多数餐饮店的饭菜价格仍处在数次涨价后的高位上,并无任何降价迹象,部分餐饮店甚至还出现了涨价的情况。
原料行情:稳中有降
记者走访市场发现,与物价最高时相比,食品原材料的价格目前已经回落不少。
北园春农贸市场的行情显示,目前猪肉价格几乎触底,精瘦肉每公斤仅20元左右,相比去年夏天最高价时降了20%以上;三黄鸡、肉鸡也有大幅降价,每公斤分别为13元和10元,比今年最贵时的售价下降了近50%。大米和面粉的价格虽无大幅降价,但与此前基本持平并有些许下降。食用油价格大幅下降,粮油店散装食用油最高降价达到一半左右。另外,调料的价格也大幅回落,以小尖椒为例,目前售价为11-12元/公斤,而两年前其价格一度高至每公斤25元以上,其他各种调味品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价。根据这种情况,抵掉冬季部分蔬菜涨价的影响因素,餐饮业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略有下降的。
部分餐饮店:不降反涨
在西北路一家拌面馆,记者注意到贴在墙上的价格表上,几种拌面的价格被新写的“10元”字样白纸片覆盖了。一位经常在此吃午饭的市民黄先生说:“这是近几天才调的价,以前都是8元的,又涨价了。”店内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涨价是因为冬天蔬菜价格上涨的缘故。”同样,位于红山的一家抓饭馆内的抓饭也由前几天的14元涨到15元。
记者走访发现,涨价的情况并非个例,特别是地处繁华地段的餐饮店,大多不愿消化冬季蔬菜涨价带来的成本小幅增加,纷纷选择将其转嫁给消费者。
“当前的物价还不稳定,有的原材料降价,有的仍在涨价,我们很难掌握。如果一有原材料降价,我们的饭菜就也跟着降的话,又害怕过不了多久再次涨价,频繁变动饭菜价格会影响生意的。”对于为何原材料涨价时饭菜价格纷纷跟进,但原材料降价了餐饮价格却不见动静,首府某餐饮企业负责人如此表示。
市民声音:不该再涨
对此,市民的反应却并不像餐饮业主那么“淡定”,大多数市民表示,涨价时争先恐后,该降价时却不为所动的做法不可理解。
市民陈女士每天都要在单位附近的餐馆吃午饭,对于餐饮价格的“跟涨不跟跌”陈女士深有感触,“我知道冬天有些蔬菜涨价了,但不能一有成本上升就让消费者买单吧,况且近来很多原材料的价格都降了不少,我觉得这种情况下饭菜价格应该下降才对。”陈女士说。“就算他们有各种理由不降价,但至少不该继续涨价了吧。”市民刘先生的话代表了多数消费者的想法。
物价部门:价格传导有滞后性
当天,记者就此事咨询了乌市价格监督局,相关人士表示,虽然最近食品原材料有所降价,但价格传导具有一定滞后性,还需要过渡期,不会马上体现出来。而且餐饮价格的变动是由市场自发调节的,如果没有出现暴利、垄断经营等情况,物价部门一般不会干涉。
对于市民普遍关心的餐饮价格是否会下降的问题,市价格监督局工作人员分析,目前正处于过渡期,餐饮价格和原材料的价格关系仍在根据市场情况自发调整,是否会降价要取决于原材料降价的幅度大小和持续时间长短。该工作人员强调,如果有商家的价格明显高于市场水平,物价部门会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