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业信息化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日期:2009-05-15 ]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当前, 我国许多地方的农民仍然不能获取大量廉价的农业信息。城乡信息严重不对称带来的农民“信息贫困”, 已成为影响农民脱贫致富的屏障。要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进程, 让农民获取真实可靠的农业信息, 帮助他们增产、增收。

 

1 利用有效途径传播农业信息

我国农村要达到国外农村网络化水平, 至少还需要10~15 a的时间, 贫困地区恐怕更长。农业信息化不能照搬国外经验, 走高投入、高成本建设信息网络的道路, 必须结合农民的实际需求, 以最低的成本和农民愿意接受的方式传播农业信息。

当前情况下, 全国农业信息化完全依靠信息网络铺设延伸到村、户是不现实的。各地要利用一些成熟的途径, 如广播、电视、农技电话、科技图书以及举办各种培训班等, 为农民传播农业信息知识。具体做法如下,利用各省、市、县级电视台开办农业信息专栏; 建立科技进村服务站; 利用相关报刊宣传; 利用乡村大集、乡村板报和小喇叭广播相结合的形式发布信息; 还可自办刊物与简报发布农业信息等。实践证明, 这些方式容易被农民接受, 是农民获取信息最便捷、最及时和最有效的方法。

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贫困落后地区, 农业信息化的关键问题不在于花钱购买高级设备, 而在于有没有信息化意识和具体措施。要根据本地农村实际情况, 使用多种切实可行的手段整合信息资源, 让更多农民及时获得所需信息。为此, 各地各部门必须最大限度地汇集整合各层次信息资源, 采用农民愿意接受的方式, 多手段、多层次传递给农民, 才能有效地推进本地农业信息化。

2 把建立农业信息系统与农民切身利益相联系

 

当前, 分散的农民个体与农产品市场连接不够紧密, 农民的交际圈小、信息不灵, 无法大市场沟通, 所以单个农户生产无法抵御市场风险, 其生产的农产品没有竞争力, 影响农民增收。随着农产品市场的不断扩大, 准确地掌握市场信息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必然需求。推进农业信息化工作, 一定要抓住农民增收这一主线, 突出解决农副产品销售信息难题。

 

目前, 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农产品市场信息传播系统, 农业部门在全国共建立信息采集渠道33 条, 采集点8 000多个, 建设了1 批全国性和区域性数据库。各地、各部门要充分利用这些农业信息系统和市场信息,为农民传播信息。农业信息服务只有和农民的切身利益挂钩, 农民才能及时从获取的信息中得到实惠。

3 推进农业信息化进程, 共建网络平台

 

近年来, 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建设信息基础设施,但是各部门、各网络之间信息相互封锁, 严重影响了投资效能。例如广播电视网络不能传送互联网信息、互联网不能传送电话信息、电话网络不能传送电视信号等。这种分裂、分割并非技术原因, 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资源不能共享, 以致造成信息滞后、信息重复和信息封闭等情况。这种格局违背了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基本原则, 阻碍了社会进步, 极大地损害了公众利益, 也直接影响了信息的有效传播。

 

事实上, 推行农业信息化, 为不同网络信息汇集传播提供了契机, 应该通过协调管理、分工合作, 实现力量集成、优势互补, 实现信息共享的网络平台。近几年, 在国家还没有明确政策的情况下, 部分省市的一些部门在实际工作中, 已经尝试和开展了一些多媒体互传工作, 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认为, 应该总结这些成功的经验, 选择一些基层部门, 集中在农业信息化领域开展多种网络信息互传试点, 使农民利用现有信息网络最大限度地获得农业信息, 促进农业信息化。选择基层部门进行试点, 优点是基层部门操控能力强, 协调关系比较简单, 也符合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能够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拥护。

4 开办农业电视频道

 

调查显示, 当问及被访者“了解外面发生的事情”主要通过的渠道时, 8715%的被访者选择了“电视”。可见, 为广大农民服务, 最有效的途径是通过电视传播农业信息。

 

尽快开办农业专业电视频道是当前各地主抓的重要工作。抓住当前电视为农村主要信息传播渠道的条件,农业信息通过农业电视频道可以迅速传播到农户, 可在短时间内形成各省市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主流宣传平台。县级电视台也要根据条件开播农村电视频道, 重点结合本地农民最关心的问题, 加强或主要播出本地农业信息, 让农民尽快了解相关信息, 迅速增产增收。

由于农业频道需要播出大量结合时令、农事的报道, 时效性强, 对农业生产有实际指导意义, 建议除频道管理权、节目审查和播出权仍由主管部门负责外, 播出内容的制作主要可以由省农业厅、农林科学院等涉农部门承担。农业部门负责农业节目的制作, 可更好地发挥对农业的宏观指导作用, 权威性高, 政策性强, 联系实际, 方向准确。地方农业频道联系基层实际更为紧密, 可以更真实地反映当地农民最迫切、最关心的问题, 有力地促进当地农业发展, 推动农业信息化建设。

5 政府要起主导作用

 

就我国而言, 各地农村地理位置、人文和自然环境等条件各不相同, 各地区农村经济状况也差别较大,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不平衡。虽然目前农村信息服务网站猛增, 网站信息种类繁多, 但很多内容缺乏行业特点和当地特色, 信息源不明确, 信息的真实性、可信度无法确认, 信息网络建设缺乏规范管理和良好的运行机制。因此, 必须加强政府在农业与农村信息化中的主导作用。

 

根据各地情况, 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增加投入, 加速建设省、市、县、乡4级信息网络, 逐步健全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拓宽农业信息采集渠道, 加强农业数据库建设; 加强农业信息资源整合, 逐步实现涉农数据的共享和利用。政府主管部门还要协调有关部门, 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网络资源, 如农村远程教育网络、广电光纤网、电信光纤网等, 多途径、多方式为“三农”提供信息服务, 促进农民增收。

录入:mp108

上一篇:分析炸饼早餐店前景

下一篇:养殖黄粉虫致富-黄粉虫养殖产业前景光明


美萍物业管理系统 美萍会所管理软件 美萍音像销售管理 美萍足浴管理系统 美萍桑拿洗浴管理 美萍会员管理系统 美萍娱乐管理系统
美萍美发管理系统 美萍装修电子报价 美萍美发管理系统 美萍保健按摩管理 美萍酒店管理系统 美萍会员销售管理 美萍客户管理系统
美萍营销管理系统 美萍汽配管理系统 美萍汽车美容管理 美萍人事管理系统 美萍汽修管理软件 美萍餐饮管理系统 美萍手机销售管理
美萍酒吧管理软件 美萍建材销售管理 美萍茶楼管理系统 美萍培训机构管理 美萍快餐管理系统 美萍服装销售管理 美萍超市管理系统
美萍咖啡馆管理 美萍医药管理系统 美萍进销存系统 美萍洗衣店软件 美萍库存管理系统 美萍健身房管理 美萍体育场馆管理
美萍诊所管理系统 美萍鞋店销售管理 美萍图书销售管理 美萍体育用品管理 美萍瑜伽会馆管理 美萍房介管理系统 美萍眼镜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