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餐时一些市民喜欢点上一杯鲜榨果汁,即使贵点,但觉得是天然的,喝了健康,特别是一些父母为了孩子的健康,专门点鲜榨汁。然而那些鲜榨椰子汁、木瓜汁、西瓜汁、草霉汁等等,究竟是不是消费者想要的用新鲜水果榨出的纯果汁呢?记者经过几天调查采访后发现,其实很多餐饮场所所谓的鲜榨果汁,多是以少量果肉兑入大量水和添加剂调配而成的。据业内人士揭露,目前齐市市场上的鲜榨果汁多为兑入了多种添加剂的勾兑品。“鲜榨果汁”制作隐蔽
2月28日,记者在沃尔玛超市北侧的一家餐厅吃饭时,花28元点了一扎鲜榨西瓜汁,几分钟后,服务员将颜色鲜艳的西瓜汁送了上来。记者问:是用西瓜现榨的果汁吗?服务员回答说:绝对是鲜榨的。但当记者要求服务员当面榨一杯时,服务员却称餐厅规定厨房操作间不允许外人参观。之后,记者来到某大型商场的水吧看到,点鲜榨果汁的消费者还真不少,但都是点完后回座位上等。记者上前要求点杯鲜榨椰汁时,服务人员礼貌地说请稍等,但记者提出想看看鲜榨过程时,水吧销售人员上下打量记者,立刻改口说椰汁榨不了。
“鲜榨果汁”是勾兑品
昨日11时20分,记者连续暗访了庆云市场附近3家相隔不远的食品添加剂商店。第一家一位穿蓝工作服的女士十分热心,听说记者要开家水吧就介绍说,现在不少餐饮场所的鲜榨果汁并不是新鲜水果榨出来的,其中的学问大得很,有的用水果粉加水冲调,有的采用各种果味添加剂加水来勾兑,还有的用各种水果果酱为原料稀释。当记者表明要采购一些时,蓝衣女士称店里不主销,并给记者介绍了另一家街对面专营饮品添加剂的商店。
11时30分,记者走进了街对面一家饮品添加剂商店,店里的四个人都很忙,一位顾客模样的男子正在洽谈浓缩果汁进货业务。记者看到最高一层货架上,并排放着西瓜汁、芒果汁等五六桶高倍数果汁,每桶后面都标着用法:1杯高倍果汁+9杯水=1杯果汁。芒果特品酱配料表上标着柠檬酸、山梨酸钾、食用香料、柠檬黄等。打发走进货男子后,店主模样的女士询问记者想采购什么货,当听说记者要开一家水吧时,那位女士给了记者一份果汁勾兑原料及设备报价表,然后谈起经验来:“市里所有水吧的新鲜果汁制作都承包给了我们,我们提供所有原料、设备,交一定费用后就交会勾兑果汁的秘方”。当记者强调想开有鲜榨果汁项目的水吧时,店主模样的女士十分不屑:“鲜榨的果汁不易保存,再说鲜水果榨汁成本太高,市面上鲜榨果汁基本都是各种果酱、浓缩果汁兑的,我们交的勾兑方法喝起来就是鲜榨的味儿,如果你自己榨,不好喝不说还费事、不赚钱。”
记者瞄了一眼旁边货架,芒果、菠萝、橙子等鲜榨果汁的果味饮料浓浆上下摆了三层。这里一位“眼镜”男士请示下面该去哪个店,“店主”谨慎地说,等一下我告诉你。“接着“店主”又说,某商场的水吧就是我们承揽的业务,还有很多餐厅、酒店,水吧都常来店进货。12时,记者又来到另一家食品原料店。对于记者提出是否有真正的鲜榨果汁问题时,销售人员笑道,真正榨一扎果汁得要多少斤水果,比如说榨一扎西瓜汁要二三个西瓜,如果用果汁伴侣的话,可以兑大量的水,一个西瓜可以制出20多扎西瓜汁。这样的话,加入各种添加剂不但不亏本,利润还可以上涨三五倍,有些KTV等都在使用同样的榨汁套路,但消费者基本没知情的。
“潜规则”顾客不知情
据记者调查,酒店果汁业务越来越多采取这种“专业队伍”外包,并越来越被推广,成为行业“潜规则”。
消费者沈女士说,餐馆的鲜榨果汁卖得都比较贵,一直都以为肯定是现榨的纯天然果汁,没有添加物,谁能想到“鲜榨”竟然是幌子。吃西餐或到大商场吃快餐时特别愿意给孩子点鲜榨果汁,因为觉得鲜榨果汁是用新鲜水果榨的,对孩子健康有得,下次再也不点鲜榨果汁了。
市消协投诉部部长信伟表示,商家在销售时宣称或者标注“鲜榨果汁”,但实际上果汁中添加了各种添加剂但并未告知消费者,侵犯消费者知情权,涉嫌欺诈,消费者可向工商部门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