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服装店的全程解密

[日期:2009-06-10 ]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在所有的行业中,服装行业是个永恒的朝阳产业,作为衣食住行之首,人类对锦衣美服的追求似乎永远没有止境。不管是遍布大街小巷、星罗棋布的个性服装店,还是各大商场的高档品牌服装,从几十元的低档地摊货到高达数千元甚至数万元的进口服装,只要符合潮流和消费者的口味,都有人愿意掏钱捧场。很多城市月光族们的消费清单上,至少有1/3是为追求靓丽而血拼服装的开支。 

    “2004全球时尚监测调查”的结果表明,我国内地服装消费者属于冲动型消费,有53%的消费者在购买服装时很少做计划,而是看到喜欢的就买下。这种即兴消费成全了很多社区和街边的服装小店,使他们的生意红红火火,生意差一些的每月也能盈利几千元,不亚于朝九晚五的白领,生意好的则能月赚上万元,而这在整个服装市场中也只算是小打小闹而已。 

    跟服装小店相比,进行服装生产、批发以及品牌经营的上游投资者赚取的利润更加丰厚,市场也更为广阔。服装消费空间的无限延展孕育着巨大的商机,而且这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形成垄断的行业,行业竞争虽然已经比较激烈,但还远没到白热化的程度。于是,我们看到街边的服装小店可能频频更换卖家,但却总是生机勃勃。尽管服装店的竞争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激烈,但仍然有成千上万优秀的服装店生意蒸蒸日上,其中玄机《科学投资》为你一一解读。可以说,在服装经营上,只要你想脱颖而出,就永远有机会。 

    从数字的分析上看,品牌专卖店的利润率的确让人耳热心跳,但这种单纯用售价减去进价的算法,并没有认真计算并扣除经营中的各项费用,因此简单加减法算出来的利润率并不具有说服力。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消费国,因为与时尚潮流的密切接轨,使人们的服装更新频率日益频繁。与其他行业相比,服装业的投资门槛低,不需要太多的专门技术,3万元就可以开个不错的小店面,而且市场风险相对较小。在十亿人民九亿商的今天,开个服装店是许多人创业的第一选择,踏踏实实地从小生意做起,也是大多数成功商人的必由之路。 

    在物资相对贫乏的上世纪80年代,在众多从事经营的个体户中,赚钱最快的当属服装个体户。现在我们看到的大富大贵者中当初许多都做过服装生意,比如赫赫有名的建业集团的创立者吴立胜就是从卖布匹和成衣起家,由布匹、成衣小贩到批发商、承办制衣厂,进而进入地产行业,成立建业集团,最终成为了如今的亿万富翁。 

    在商品相对短缺和产品比较单一的年代,人们对服装的选择余地小,服装商只需瞄准一两个款式大量生产就可以大赚其钱,投资风险几乎谈不上;现在,随着商品的极大丰富,包括服装在内,消费者和代理商都具有很大的选择空间。供应商为了提供更优质和更具品牌效益的产品,只能增加产品成本,而终端零售价又被尽可能的压低,因此服装投资者的利润空间已经大不如前了。 

    虽说做服装利润今不如昔,但服装行业仍然如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着中小投资者,特别是一些没有经商经验的白领和大学生一族,都想在服装上投资“玩票”,作为下海经商的入门功课。因此,我们看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几乎每天都有一些服装专卖店在转让、关门,同时也有很多新的服装专卖店开张。 

    小本生意也能赚钱,服装生意当然也是如此,经营服装的利润到底有多大? 

    品牌专卖利润诱人支出大 

    有人将服装行业列为2004年十大暴利行业,甚至举出一位服装生产企业的老总的话作为旁证:“服装确实属于暴利。但这个暴利不是体现在面料上,而是完完全全表现在流通环节上。成本不过5元钱的小背心,在小商品市场卖25元一点不成问题。我就曾经把10元成本的服装标价100元出售,结果卖得很火爆。”这种说法看似惊人,但在一些品牌专卖店是确实存在的。 

    有商场的售货员向《科学投资》透露,一件标价三四百元的服装,其成本价不过三四十元,标价七八百元的服装其成本价不过100多元。一般的服装店都雇用一到两名售货员,只要货进得对路,一天卖出去一件,人工工资、房屋租金、税金就全都有了,多卖就是挣的。据透露,某些服装的利润可以达到3-5倍,多的可以达到10倍以上。一些品牌服装的虚高标价主要受商场打折活动的影响,如果不把价格标得高一些,就很难应付商场频繁的打折返券活动。 

    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透露,大商场里品牌服装的毛利率可达到200%甚至更高,而且冬装比夏装高,男装比女装高。他的一位朋友在一家大型购物中心经销一个品牌男装,夏天的一件T恤衫进价100多元,卖400多元,这样即使是打5折,照样有利可图。至于那些折扣幅度特别大的服装,多数都是放了好几年的库存,基本上是按成本价处理。 

    开店并非像加减乘除那么简单,它牵涉到选址、融资、进货、销售、财务管理等诸多环节,任何一个环节考虑不周都可能导致投资链条的断裂。 

    现在年轻人创业自己当老板已经成为一股热潮,不管是小打小闹的网上商店,还是真枪实弹开起自己的小店,经营服装似乎都是他们的首选。而面对报纸上“月赚上万”“日流水3000”之类煽动性的报道,以及品牌服装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尚显稚嫩的创业者会不自觉地自我感觉良好,认为别人能赚钱的事情我也一定能赚钱,盲目跟着感觉走的不在少数。然而服装店的投资额虽不大,看上去也并不复杂,但开店并非加减乘除那样简单,它要牵涉到选址、融资、进货、销售、财务管理等诸多环节,任何一个环节考虑不周都可能导致投资链条的断裂。因此对于想投身于服装小店的创业者而言,认真研究各个步骤的细节问题,是投资成功的关键。 

    最繁华的不一定最好 

    如果要开一家自己的服装小店,应该从何处入手?《科学投资》认为,店面的选址和货品的选择是致胜的法宝,这两点解决得好,店铺赢利就有70%以上的把握了。 

    广州的艾童在参加完色彩培训之后,从2004年的11月开始为自己开服装店做准备。她的选址和对批发市场的考察几乎是同时进行的,深圳以及广州的服装批发市场很多,她把深圳的南洋、嘉年华到广州的十三行、白马,虎门的富民等批发城逛了很多遍,对每个批发城的商品特点和价格做到了心中有数。同时她也密切留意着深圳各大报纸上服装店的转让信息。2005年1月,她找到了一个比较满意的位置。 

    艾童的店址一开始并没有选择在最繁华的深圳华强北,因为她觉得自己进入的是一个陌生的行业,如果一开始就在繁华地带落脚,很可能会因为投资太大而马失前蹄。本着“安全第一”,不想冒太大风险的想法,她开始在那种表面看去不是很旺的地方找,这样房租支出可以降下来,虽然这样利润也会下降,但艾童不想马上赚太多钱,她更想把入行的第一年作为经验积累和学习投资,她希望等有了经验再谋求更大的发展。 

    艾童找到的这家店位于一个住宅区比较集中的路边,周围有一排十五六家服装店。转租的房租是每月2700元,没有转让费,房租是季付,她和房主签了1年的合同。虽然这个位置比较偏,但艾童事先多次到附近考察,发现这排服装店已存在了几年时间,在附近的居民区有一定知名度,有时还会有人专门坐车到这里淘货。 

    注意商圈的选择 

    服装店的选址很重要,重要到几乎可以决定商家的生存。比如,以女性作为主要销售对象,就要注意女性购物多半会选择服装店集中的服装城和商业街,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选址。因为那些地方可供选择的衣服多,可供比较,这也是由女性购物心理决定的。 

    在选址之前,首先要确定的就是客户群的选择。以北京为例,如果选择18-25岁的女性作为客户群,店址选在西单就比在东四合适。因为虽然同样是繁华的商业街,但东四一带的店铺多以25-30岁左右的白领女性为主,商品质地精良,价格也比较高;而西单面对的客户则更年轻一些,选择服装更加注重款式,对于面料和做工等细节则不会过于挑剔。这也就是要注意“商圈”的概念。 

    服装店在某种意义上说出售的不仅仅是商品,还包括购物者体验到的购物氛围,这就需要投资者在装修上下一番功夫。如何能既省钱,又有达到要求的店面效果呢? 

    服装店在某种意义上说出售的不仅仅是商品,还包括购物者体验到的购物氛围,这就需要投资者在装修上下一番功夫。要装修得好,就要多花钱花大钱,简单装修可能不会吸引消费者驻足,白白流失商业机会。到底如何平衡两者关系,达到既省钱,又吸引顾客的目的?艾童的装修经验很值得其他投资者借鉴。 

    艾童虽然在服装领域是投资新手,但她的社会经验并不少。在开店之前,她做过销售、广告等很多工作,因此在服装店的装修上想到了一个比较好的省钱方法。她的店铺使用面积在16平米左右,是狭长型的。为了让店铺更漂亮更有吸引力,她把左右两面墙刷成了浅金色,进门后看到的那面墙则刷成西瓜红色。色彩和谐而又对比鲜明,让人印象深刻。除此之外,她还在屋顶上吊起了波浪型的奶油色轻纱,在两侧的货架上方各钉了10幅红框的时装画,再打上20多盏灯,门口橱窗的位置也吊了红色的轻纱,纱前面放了个模特。轻纱营造的温馨和浪漫的效果,使她的店铺成了一排十几家店里最漂亮也最抢眼的。一开业就吸引了很多人好奇的目光。 

    跟艾童店铺差不多面积的装修费用,节省一些的可能也要花5000元左右,而艾童只花了2900多元。她省钱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先到比较有名的服装店和专卖店参观,回来后集合好的样式确定自己的装修风格,但并不去找任何装修公司或者包工头,而是把装修过程中的每个项目分解出来,自己去找材料,在买材料的同时请卖材料的老板介绍工人,工钱可以直接跟工人谈,这样省去了中间环节的盘剥,自然非常省钱。 

    艾童的做法并不复杂,比如开始她需要把墙刷成她设计的颜色,就直奔建材市场找卖油漆的店铺,询问店老板墙的面积以及要购买的数量。店老板帮她算出来后,艾童并不会立即购买,而是在市场多家询盘,找到报价最便宜的才会买下,并请老板帮她介绍刷墙的师傅。建材市场里的经销商一般都有很多熟识的工人,报的价格也不会很高。这样至少可以节省一倍的装修费用。 

    店铺形象不能马虎 

    在店铺形象设计方面,不能硬搬先前制定的标准去套,而是需要实地考察店铺自身及周围情况,看看人流方向、日照情况、障碍物情况、周围店铺颜色、风格,再根据这些具体的元素,按照标准进行设计。现在许多的服装店在店铺形象设计上都很随意,只是根据自己的想象或者照搬其他店铺的装潢,根本没有考察店铺所处的实际位置,更别说是考察竞争对手了。 

    产品陈列也是门很深的学问,销售的好坏,有40%的因素在于陈列。好的陈列能完美展示产品的优点,让消费者产生购买的冲动。陈列又分为主题陈列、促销陈列、新装陈列等,根据不同的时机进行不同的陈列,才能吸引消费者,产生良好的销售。

    要做好一家服装店,除了要有良好的销售方法外,最关键的一点是要“懂”进货。 

    服装小店的经营状况如何,跟商品的定位和进货的眼光很有关系。要做好一家服装店,除了要有良好的销售方法外,最关键的一点是要“懂”进货。这个“懂”字包含的内容非常多,不仅要知道进货的地点、各批发市场的价格水平和面对的客户群,还要了解小店针对的客户群的喜好、身材特点,更重要的是要会淘货,要练就一双选货的火眼金睛。这种历练需要时间和经验的不断积累,要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至少要3年左右的时间。 

    服装进货要适销、适量,简称“双适”,是经商者必须把握的关键一条。经营服装,既要适销,又要适量,但两者很难掌握“准”。很多初次开店的投资者因为眼光不准,都在第一次进货时吃过大亏,有人甚至笑称:开服装店的第一批货都会积压,所以最好第一批少进一些货。 
    首次进货的迷途 

    在进货上,艾童第一次也栽了跟头。她在第一次进货前,对周围的同行出售的货品进行了仔细分析,发现他们的货大多是从当地的外贸小厂和批发市场进的,为了显示自己的商品跟他们不一样,艾童决定找一些更有特色的货源。她在网上看到很多人对杭州的外贸服装批发很推崇,于是在店铺装修期间舍近求远,到杭州的九星、中星等批发市场进了货。舟车劳顿、途中辛苦自不必说,她到了杭州后发现,很多批发商听说她是从深圳来的,都用很奇怪的眼光看她。等她带着1.5万元的货回到深圳,经营了一个多月之后,才慢慢发现原来这些商品在深圳的批发市场都有,而且批发价比她的进价低了一半。艾童这才明白,自己是守着金山要饭吃,明明周围有的是批发市场,却被她自作聪明地忽略了。

    更让她烦闷的事情还不是这个。商品就算进得贵了,但只要能够卖掉,也就是少赚一些,没有太大的问题,但糟糕的是,由于她进第一批货前,没有仔细了解附近消费者的体形特点,无论她进的衬衫还是裤子,尺码都偏小了。店里的客人一批接一批,络绎不绝,很多都是被漂亮的装修吸引过来的,但是他们大多数是30岁以上的顾客,身形比较丰满,艾童进的尺码对他们而言都偏小了。每天只能做到两三百元的营业额,因为店租较低,艾童倒是没有赔钱,但她雇的店员说,按照开业后的客流量,如果店里的衣服尺码合适,一天可以达到1000元的流水。艾童知道自己还是掉进了首次进货的迷宫了。渐渐地就看出第一批货拿得不对了,不单是尺码不合适,款式也不太对路。小店的客人以30岁以上的女性居多,她们大多喜欢休闲风格,而艾童第一批进货以衬衫为主,比较正统,适合上班一族穿,并不适合她的客户群。 

    服装店的经营者在进货时会面临各种困惑,诸如是该选自己喜好的款式,坚持自己的品味,还是应该选择更潮流化的商品?是听从批发商某个款式好卖的建议,还是只挑选自己中意的花色?是在附近的批发市场进货,还是到外地似乎更有名的市场上批发?这些问题,从开业之初便时刻考验着店铺的投资者们,他们仿佛钻进了一个很大的迷宫,每个出口似乎都有希望,而每个出口又好像前途渺茫。 

    练就选货的火眼金睛 

    在进货的历练中,顺德的许保英堪称个中高手。她的小店开在大良高坎路一条小的商业街上,5年来,这家位置并不算好的服装店,每个月都能为她带来近万元的收入,如今她已经是3家服装店的所有者,服装销售事业可谓是蒸蒸日上。 

    现在,许保英把服装店的经营大权都移交给了妹妹,妹妹接手管理已经有两年多时间了,而且顾客都很喜欢让妹妹帮忙挑衣服,但许保英还是不能完全将服装店交出去,原因就是在进货上,妹妹的眼光还需要磨练。 

    古人讲十年磨一剑,宝剑出鞘必然撼动天地,而许保英则可以说是5年练一眼,慧眼一亮便能看准热卖新款。许保英经营的是散货店,店里的衣服、鞋子、皮包都是她从批发市场上一手淘回来的,她说衣服“淘”对了,生意就好,否则跟顾客关系再熟,也不可能把衣服卖出去。说到进货的难度,许保英则练出了选货“快、准、狠”的本事,只有这样,才能挑到合适的货品,并将进货成本降到最低。 

    对服装店的经营而言,店铺导购员的选择、商品的合理定价以及适时的打折促销是必须熟练掌握的三种赢利武器。 

    导购选择贴近客户群 

    深圳的艾童在经历了开店之初的迷茫后,迅速进入了状态,因为她在店铺经营上比较有经验,店铺很快就运转正常了。在服装店的经营中,困扰投资者的问题之一就是导购的选择以及对导购的有效管理。因为有些店主是兼职开店,有些则开了多家店面,不可能整天守着一个店面,如何防范导购高售低报隐瞒差价、货品丢失?这也是艾童担心的问题,不过她很快就想出了办法。 

    艾童在装修期间,自己印制了1万个店里的售货吊牌。上面有型号、编码、价格等,钉在相应的物品上。除此之外还印了销售单(一式三联)、日报表、顾客资料卡等,印刷费一共花了1500元。印制吊牌的原因是艾童不能常在店里,销售主要靠导购进行,而吊牌就可以在服装卖出去后剪下来留底做帐用。而三联的销售单则是开给顾客的收据,上面有商品的价格和顾客的签名以及电话等信息,这样导购就很难卖高价而按低价报帐作弊。 

    在请导购方面,艾童考察过一些生意好的店铺,发现他们的导购大都是中年人,因为真正有购买力的是中年人,如果导购也是同龄人,就与顾客有共同语言,使顾客有亲切感。同时,中年导购阅历丰富,讲话比较自然灵活,所以她对导购的年龄要求是25-40岁,太年轻的不要。开始她在人才市场招人,但试用了一段都不太满意,有的是工作认真,但没经验,有的是虽有过服装工作经验,但因以前是在国营商店里做的,所以对待顾客不够热情。最后艾童干脆到一个比较熟的保姆公司请人介绍,并且找到了自己满意的导购。 

    导购是服装销售时直面客户的第一人,也是对销售起到决定作用的人,因此导购的选择非常重要。除了对导购进行必要的培训之外,导购本身天生的亲和力不可忽视。 

    现在很多服装店的导购在面对顾客促销的过程中有很多不恰当的地方,比较普遍的问题有:抓不住重点,不知道顾客需要的是什么,是面料的舒适度还是款式的新颖或者耐穿性,盲目推销,反而适得其反;赞美夸大其词,常对顾客进行生硬的推销,或者对明显不合身的衣服也大加赞赏,导致顾客不满;过度服务,见到顾客进门便贴身尾随,导致很多顾客见到导购一走上去就转身离开,生怕被“缠住”。 

    在店员的培训上,近年崛起的香港女装品牌AZONA(阿桑娜)有非常成熟的理论,就是要将店员培训成顾客的形象顾问。对于一个销售时尚服饰的品牌来说,店员的任务不是简单的推销,顾客要求除了周到的服务外,店员的角色更应该是一位流行情报的提供者和形象顾问。为此,AZONA长期对员工进行系统的培训。对前线员工的培训内容包括服务态度、推销技巧、标准用语、货物的点收、摆放和搭配等。同时会将整个销售过程的每个步骤拍摄下来,从正反两方面的个案入手对员工进行系统全面的指引。开展对员工提升工作热情的培训,以加强销售团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力量。店面的装饰风格也会随着当季的服饰流行主流作相应的调整。 

    “人无笑脸休开店”,如果店员对顾客不能做到和蔼、虚心、耐心、周到、主动,将会直接影响销售。许保英的服装店就十分重视服务态度,她要求导购要做到10个主动:主动微笑相迎;主动打招呼;主动介绍品种;主动拿服装给顾客看;主动介绍款式有关情况;主动当顾客参谋;主动帮助挑选;主动帮助顾客试穿;主动帮助包扎或提供包装袋以便顾客携带;主动征求顾客意见。有些顾客即使是多次拿、长时间挑、反复试穿,最终还是不买,但在她的要求下,导购仍然会微笑着对顾客说“欢迎以后再来”。 

    作为服装店主,只是保证销售的服装质量好、款式对路是不行的。最好找到知道怎样帮助顾客找到合身、得体衣服,熟悉面料、服装裁剪以及加工等业务的销售人员,或者把他们培训成这样的导购,这样就可以聚拢人气,服装店的生意自然会好。 

    定价2-3倍较适中 

    服装的定价是个敏感的话题,很多店主都不愿意透露确切的数字。但从批发市场和服装卖场的价格看,新上市的服装一般可以卖到进价的2-3倍,季末甩货则会根据销售情况灵活变动。当然这个数字可能随铺租等因素的影响而略有调整,但基本上属业内行规。 

    深圳的王艳在景田北开了一家名为“简爱”的外贸服装店,她在此之前曾在商业区经营过一家服装店,但在商业区和住宅区开店,即使是同样一件衣服,定价原则亦颇有不同。比如同样一条连衣裙,如果在商业区出售她会选择不给折扣,而在景田北这样的住宅区,只要是熟客来买就可以享受8折优惠。住宅区经营服装有一个特点,就是哪怕这个小区居民的消费能力比较强,但真正愿意爽快掏钱的并不是很多。很多人只是喜欢不断的试衣服找感觉,试而不买,有些人则专门喜欢淘特价。社区店主要是做熟客生意,在定价上当然要对顾客优惠一点。 

    王艳说,服装在定价上有一个原则,就是先高后低,不要一上来就抱着有赚就出的想法。一些自己认准是“精品”的款式即使是过季也不要扔进特价货的篮子里,好东西就应该卖个好价钱。 

    在社区经营服装店要特别注意与顾客的情感联系。但大多数服装店都忽略了与顾客的情感交流,而把注意力集中在讨价还价上。一些店主只注意以价格吸引顾客,一味强调低成本运作,全然不管焕然一新的经营环境带给消费者的愉悦感受以及因为这种感受带来的促销力。出色的社区店会力求与顾客建立起亲近、喜欢和信任的感觉,突出店铺的亲情氛围。 

    服装行业该如何来消化渠道库存呢?通常最实用的方法无非还是将库存一级一级地转移下去,然后通过终端的大规模促销,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更好的办法值得推广。 

    服装店由于其紧跟时尚潮流的特点,决定了其款式必须经常更新。而去年还流行的款式,今年就可能成了滞销货,因此难免会有库存积压情况出现。对于整个服装行业来说,过量库存已经成为严重影响行业发展的大问题,包括那些非常成功的服装制造和经销企业都难免受到库存积压的困扰。有这样一则“笑谈”:中国即使现在所有的服装企业都停产,光是仓库里的压库货起码可以供国内的服装销售企业卖上3年。可见国内服装行业的库存积压问题有多么严重。 

    服装店的飞速发展,往往以库存不断增加为代价。销售连年翻番,赚的钱却不见增多。难怪很多老板说,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全都跑到仓库里去了。 

    服装季节性明显,且服装产品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如何处理不断增加的库存成了最令服装界头痛的问题之一。不处理吧,货压得越久贬值就越厉害,最后可能变得一钱不值。进行低价抛售吧,又怕先前购买了产品的顾客不满意,尤其对于以熟客生意为主的服装店来说,这一点很重要,另一方面,抛售亦容易影响服装生产企业辛苦建立起来的品牌,影响与供应商未来的合作,这真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那么,服装店该如何消化不断增加的库存呢?除了我们前面提到过的减价抛售甩卖,还有没有别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一些业内高手提出如下意见: 

    一、适度特卖 

    任何一个服装店想要实现零库存都是不现实的,因此,可以掌握好节奏,在适当的时候做些适当的特卖活动;比如,团购、VIP惠售、发行优惠券、时间段抢购、节假日促销等等,都是不错的方法。一般来说,这样的方法不太会损害经营者的信誉、形象,也不容易影响与供应商的关系。 

    二、及时与批发商调货 

    北京的王盟开店2年多了,她的防止库存的秘诀就是及时与批发商联系换货。在进货时,她坚持少量多款,并且给店里的导购定下规矩,只要新进的款式在3天内没有人询问,或者在5天内没有售出,便迅速返回批发商那里调换其他颜色或款式。目前服装批发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批发商为了尽量多卖货,一般都允许调换同款的其他颜色或款式。对于那些不允许调换的批发商,王盟是坚决不会去拿货的。用她的话说,这种防止压货的方法不仅给她带来了最大的现金流,也让店里新款层出不穷,非常吸引买家的目光。当然,这样做也有一个缺点,就是要时常看批发商的脸色,而且调货不能太过频繁。 

    三、淡季多种经营 

    “35元进的衣服,如今25元都要卖出去。”8月还没到,陈娟的服装店就开始换季大清仓、大甩货了,她说,宁可亏钱、不可压货,这是服装淡季的一个销售原则。小店的运转资金主要是每月卖出去的钱,如果货被压住了,最多两个月就支撑不住了。甩货主要是为了保租金,挺过两三个月,坚持到旺季。 

    陈娟的服装店为防止压货,还不到换季的时候就不再进当季货品了,精明的她会在此时把服装店偷偷“变脸”,投向那些旺季产品。比如,她会把以前做陪衬的一些皮包、小饰品等摆到显眼的位置,像耳环、项链、手链、脚链这些小饰物,以及设计可爱的卡通包、帆布包等,虽然赚的钱不多,但单个的利润还是很高,而且打眼的商品很容易吸引客流,有时候人一多还会忙不过来,淡季也就容易熬过去了。用陈娟的话说,只要稍微动动脑筋还是有适合的生意可做。 

    四、寻找特殊的销售渠道 

    当现有的销售渠道不够用,无法消化库存的时候,可以考虑针对目标消费群体,开辟其他形式的销售渠道。

录入:mpzhidao001

上一篇:如何经营美容院使之赚大钱

下一篇:服装生意做好营销之秘籍


美萍物业管理系统 美萍会所管理软件 美萍音像销售管理 美萍足浴管理系统 美萍桑拿洗浴管理 美萍会员管理系统 美萍娱乐管理系统
美萍美发管理系统 美萍装修电子报价 美萍美发管理系统 美萍保健按摩管理 美萍酒店管理系统 美萍会员销售管理 美萍客户管理系统
美萍营销管理系统 美萍汽配管理系统 美萍汽车美容管理 美萍人事管理系统 美萍汽修管理软件 美萍餐饮管理系统 美萍手机销售管理
美萍酒吧管理软件 美萍建材销售管理 美萍茶楼管理系统 美萍培训机构管理 美萍快餐管理系统 美萍服装销售管理 美萍超市管理系统
美萍咖啡馆管理 美萍医药管理系统 美萍进销存系统 美萍洗衣店软件 美萍库存管理系统 美萍健身房管理 美萍体育场馆管理
美萍诊所管理系统 美萍鞋店销售管理 美萍图书销售管理 美萍体育用品管理 美萍瑜伽会馆管理 美萍房介管理系统 美萍眼镜管理系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