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手机市场品牌发展历程
1987年,中国广东省蜂窝式移动通信业务的正式开通,标志着中国通信市场开始步入移动通信时代。经过10余年的发展,中国已成长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竞争态势也日趋激烈。迄今为止,中国手机市场的品牌格局演变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7-1995)摩托罗拉一枝独秀 摩托罗拉是模拟手机时代无可争议的王者,它以绝对的优势地位独霸中国手机市场,并成功地将其品牌定义为行业代言人。
第二阶段(1996-2000)摩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三足鼎立 爱立信与诺基亚在摩托罗拉之后相继进入中国市场,并很快形成三大品牌鼎足而立的寡头垄断格局。其他国际品牌及中国本土品牌也开始登上竞争舞台,并初露锋芒,但尚难以动摇第一集团的霸主地位。
第三阶段(2001至今)土洋品牌诸侯纷争 爱立 信江河日下,三星等韩国手机异军突起,国产品牌对既定的竞争格局发起全面冲击,波导、TCL成绩不凡,市场竞争格局呈现出动荡与分化的特征,并孕育着重组与新生的希望。
二、2002-2003年度品牌竞争格局
(一) 整体竞争格局分析
1. 品牌分布凸显三大阵营
中国手机市场品牌分布结构呈现出明显的三大层级:表现在品牌竞争力指标上,摩托罗拉(68.18)、诺基亚(57.59)和三星(41.13)共同占据第一阵营,遥遥领先于第四位的西门子(12.61);后者与TCL(10.72),爱立信(7.71)、波导(7.16)组成了第二阵营;而更多的国产品牌,如海尔、康佳、夏新、科健等则跻身第三阵营。
2. 第一阵营上演“新三国演义”
1996年至2000年间,国内手机市场曾上演了一出“三国演义”,主角是摩托罗拉、诺基亚与爱立信,三者一度控制了市场绝大部分份额。如今,市场风云变幻,演出了一场新的三国演义,爱立信被三星取而代之。
3. 国产手机整体突围
2001年之后,众多国内厂商纷纷看好中国手机的巨大市场及发展潜力,遂潜心打造本土品牌,并凭借强大的广告攻势和价格、渠道优势“抢滩登陆”,市场份额逐年攀升。其中TCL和波导表现尤其优异。与之对照,摩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传统三强的市场份额却逐年下滑
从品牌成长指数可以更清楚地看出这种变化,中国2003最具成长性的手机品牌前六位均为国产品牌,依次是:康佳(134.67)、TCL(127.53)、夏新(125.09)、波导(121.81)、海尔(121.47)和科健(113.72)。可以预测,未来一两年内国产手机的市场份额还会大幅攀升。
(二) 深度分析
1. 消费群体结构分析
据新生代调查,中国手机市场品牌消费群体结构分布的特点为:(1)第一阵营三大品牌基本覆盖所有群体;(2)其他阵营诸品牌依靠细分致胜 .
可以看出:(1) 摩托罗拉、诺基亚、三星三大品牌由于产品线丰富,几乎覆盖了所有消费群体,并没有显现出明显的人口特征,这也是它们占据较大市场份额的主要原因。
(2)TCL手机的消费群体具有明显的性别特征,女性比例高达61.3%,尤其集中在年轻女性,这与其产品设计及明星广告策略密切相关。
(3)爱立信、飞利浦、波导的使用者主要分布在中年男性区域,这些手机在外观设计上普遍具有男性化特点。其中波导“手机中的战斗机”的广告语更是强化了男性消费者的购买倾向。
(4)阿尔卡特和松下等手机品牌中的新秀,其目标消费群相应地集中在低年龄段,且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2. 区域分布结构
新生代调查发现中国手机市场品牌区域分布的特点为:(1)国际品牌在一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等)占据较大优势;(2)国产品牌的竞争优势在二、三级城市表现得更为突出。
以摩托罗拉和波导为例,由图3可见:两个品牌的交叉区域并不很多,波导明显采取了 “退而求其次”的战略,主动向二级城市(诸如合肥、武汉、重庆等)发展。面对国际手机 强大的品牌和在位优势,“农村包围城市”成为诸多国产品牌的突围策略。
3. 品牌忠诚度分析
手机是介于耐用消费品和快速消费品之间的中间产品,在中国市场上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时尚消费品。由于手机的功能不断创新,造型不断变化,新品层出不穷,价格变化频繁,再加之电信网络的不断完善,消费者持有手机的更新速度要远远高于大多数耐用消费品,但又不像快速消费品那样频繁。表现在忠诚度上,手机的指数要低于其它耐用消费品,但又高于快速消费品。
从总体来看,手机品牌忠诚度指数显现出以下现象:(1)老牌劲旅风采依旧 :同市场份额一样,诺基亚、三星、摩托罗拉仍然排在前三,并远远高于其它品牌。
(2)专业品牌优势明显 :与专注生产通信产品的专业化品牌相比,由其它行业涉足手机生产的松下、海尔等品牌的忠诚度则有待提升。
(3)昔日英雄英姿不再 :爱立信的衰落导致其品牌忠诚度只位居中游,并有被部分国产品牌赶超的迹象。
(4)国产品牌略显逊色 :国产品牌的增长速度已全面赶超国际品牌,但总体忠诚度还较低。缺乏核心技术优势,位居产业价值链的下游和低端,国产品牌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海尔的市场份额虽然较低,但忠诚度却高于其它国产品牌而处于第二梯队,这很大程度上是缘于其家电强势品牌的有效延伸。
三、主要品牌竞争手段分析
1. 摩托罗拉 “智慧演绎,无处不在”是 摩托罗拉品牌的核心和内涵,它传递着摩托罗拉 的科技无所不在,让人们的生活更轻松的理念。摩托罗拉品牌一直以来给予消费者一种传统的、重视技术突破的“技术主导型”的形象。后为适应市场转型,相应推出天拓(ACCOMPLY)、时梭(TIMEPORT)、V.(V dot)和心语(TALKABOUT)4大目标品牌以对应科技追求型、时间管理型、形象追求型和个人交往型4大目标消费群体,但成效不是很显著。2002年以来,全新推出MOTO(缘于台湾年轻消费者对摩托罗拉的昵称)品牌策略,赋予品牌人性与个性的崭新价值,为科技产品增加了时尚的新元素,加强了与新一代消费者的沟通,取得了不俗的市场表现。
2.诺基亚 “科技以人为本”是诺基亚品牌的核心识别,传递着诺基亚处处为消费者着想的 精神——使用户充分享受人性化科技带来的种种乐趣与方便。2002年 以来,诺基亚为其品 牌核心价值添加了“时尚”元素,在传播理念中“科技、时尚、人性化”并重,提出“科技 时尚主义”的广告口号,顺应了新时代消费者自我表现的个性化需要。
3. 三星 凭借"简约、新奇、亲和力"的产品理念,三星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了“科技、时尚、 数字先锋”的品牌形象。三星电子宣布其未来发展目标是“领导数码集成革命”,并明确宣称在数码时代,产品以品牌为重,功能和质量退居次要地位。2002年以来,三星借助推动中国CDMA发展,绑定中国联通,以惊人的速度冲刺进入中国手机市场,并一举打入第一集团。
4.康佳 作为中国2003最具成长性的手机品牌,康佳的成长经历了以下阶段:(1)1999年 至2001年上半年,走自主研发的道路;(2)2001年下半年至2002年上半年,既有自主研 发又有OEM和ODM;(3)2002年下半年至今,高举“彩屏先锋”大旗狂飙突进。康佳 在2003年下半年又提出“彩屏升级战略”,即通过产品、技术和渠道三驾马车来共同推动高 端彩屏产品的市场化进程。康佳在渠道上的“千县千店”战略尤其突出,不仅使其触角延伸 到县级零售领域,促进了销售量的提升,还为参与未来的市场竞争奠定了基础。
四、手机市场未来走势:
可以预测,国产手机仍会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国际品牌和本土品牌的交锋将会更加激烈。然而, 国产手机先前的市场成功主要是依靠营销手段和渠道的创新,在冲破国外手机的垄断后,它们不仅需要从“量”,更需要从“质”的角度真正提升自己的品牌竞争力。国际手机的领先优势能否持久,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它们是否能更好地满足本土消费者的需求以及在营销领域向本土厂商的虚心学习。(成功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