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成本上升导致汽车业“生态环境”发生变化,如何在新的竞争格局下站稳脚跟,实现长远可持续发展,是所有车企面临的一大挑战。
“现在,我们的整车成本上涨了大约13%。”两会期间, 人大代表、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凤英这样向媒体坦陈。
4月1日,国际铁矿石价格将整体暴涨65%-71%,涨幅空前,国际原油价格早已突破100美元大关,有色金属原材料、橡胶、塑料等汽车原材料价格持续高位运行,能源与环境压力增大??美元贬值,出口退税调整,《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劳动力成本持续攀升等诸多因素聚合,对汽车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
2008年开年以来,国内汽车制造业成本普遍上扬,成为业界常态。
但市场表现并未应声而涨。来自网上车市的更新统计数据显示,2月份国产乘用车价格走势较1月份整体下降了0.1个百分点,除微型车(A00级)和小型车(A0级)价格略有上升外,其他细分市场都是“降”声一片;进口车方面,2007年至今,小轿车、越野车的市场价格始终保持稳中小降。
资源与人力成本不断上扬,汽车业高成本时代业已来临。寒意中,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节点,车企将如何筹谋,以破坚冰?
新层次竞争到来
成本上扬,市场涨价的预期放大。但据了解,目前各主要车企并未闻风而动,更多是审慎地说一句??“根据市场竞争情况而定。”普遍没有涨价打算。
“现在竞争这么激烈,谁涨价就等于把自己的江山拱手相让了,根本没人敢动啊。”某品牌经销商这样分析。不但如此,甚至2月以来,又有瑞麒2、F3白金版、猎豹飞腾、福美来2代、普瑞斯等车型官方宣布降价,更高降幅达16.69%。
对于外部因素带来的新问题,不少企业都信誓旦旦地表示,绝对不把增加的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完全有能力“自我消化”。
曾有分析数字称,去年我国钢材价格平均上涨10%左右,按此推算,汽车行业平均毛利率应下降0.5%。然而事实上,行业平均毛利率却由2006年14.8%上升至了去年的15.2%。
可以预见,在这样一个高成本时代,各个车企的成本控制能力、长远成长能力将是在新一轮竞争中能否站稳的关键因素。
在汽车价格不断下探的市场环境中,成本上涨只能内部消化,从成本控制能力与抵御风险能力可以看出企业实力的差别,有了长远的成本控制方案,等于拥有了持续竞争优势。盈利能力始终较强的企业将迎来更终的荣耀。
无可否认的是,尽管成本压力阴云笼罩,降价频仍,但目前看来,大部分车企的日子还算好过。
2007年, 汽车销量增幅虽然从2006年的25.3%放缓至22%,但利润却增长了65%,利润总额创下5年来的新高,远超1000亿元。仅16家重点企业的利润就达到610.07亿元。在重点汽车企业中,利润增速远超主营业务
业务收入的增速。国家统计局去年的统计数字也显示,汽车业是 39个工业子行业中利润增速更快的行业。
今年则继续了高增长的态势,来自 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字显示,1-2月份,汽车产销148.22万辆和152.25万辆,同比增长10.69%和19.27%。乘用车产销108.06万辆和115.10万辆,同比增长9.43%和18.64%;商用车产销40.16万辆和37.15万辆,同比增长14.25%和21.26%。即便有春节长假、南方雪灾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汽车市场表现依然强劲。
降价也好,成本增加也罢,汽车行业仍旧是一个利润较高的行业。现在成本压力趋同,只在价格的战壕里单打独斗是远远不够的。
原料价格成本固然重要,但技术提升、质量保证、
管理到位、
业务畅通、售后维修、品牌形象等成本在汽车总价值中的比重将逐步提升,必然成为未来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核心环节。如果企业不能在开发、采购、制造、信息、
管理、
业务等各个环节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加强成本控制,即便有一时的眼前之利,也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车企如何破局
如何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是车企更费心思考量的要素。尤其一些成本控制力比较弱的中小企业,面对成本的高企,利润空间的缩小,新产品研发、生产线建设等后续投入必然受到影响,在新一轮调整中,这些中小企业将受到较大冲击。欠缺规模优势,不能靠放量赢得市场,就难以摊薄成本,更难以积聚品牌效应,增加的部分成本难以消化,长此以往,势必影响其生存。
时势迫使企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提升整体竞争实力。这也是 汽车工业发展逐步跃向高端,实现国际化的必由之路。如何控制成本、增强持续盈利能力,保持更高性价比??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各个车企需要全力应对的挑战。
产品是企业安身立命的根本。通过技术进步、新产品开发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技术升级,提升产品的档次是根本之路。在采访中,许多企业也表示,将提升产品品质作为控制成本、实现企业长远发展的重中之重。尤其当前国家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节能减排是必然趋势,技术升级势在必行??国IV标准在北京提前实行的标杆指引下,这是必须重视的问题。
扩大产能,实现规模扩张,以放量求得生存,也是一个方面。当某款车型投放市场一定时期后,其研发成本摊销完毕,顺利回收,那么接下来在产能可以保证的前提下,厂家就有条件采取增加产量、降低车价的策略,薄利多销,实现利益更大化。
此外,企业通过挖掘自身在管理、营销等方面的潜力,也可有效压缩成本。从生产管理环节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降低“内耗”,推行精益生产是可行之道。
有些企业不断推出改款或换代产品,灵活适应市场变化,在开拓细分市场、满足个性需求方面做好文章,也能降低成本。
但是,据说有的企业可能通过减配来控制成本,这在某种程度上无疑是饮鸩止渴,绝非长远正道。
车企有了自己同盟、结盟或合资的零部件配套厂,就能相应降低成本,但是零部件厂商也有成本上涨压力,对于它们的消化能力,也是一种考验。
国内车企以往通常靠“低端、低价”打天下,随着成本不断攀升,单一价格竞争背后的发展内涵愈见深广。在高成本时代,竞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企业只有在发展理念、组织架构、业务流程、质量管理、国内外市场营销等方面进行全面调整,与时俱进,充分整合企业、行业资源,达到优化配置,方可踏破坚冰,实现新的发展。
成本上升虽会加大企业发展的困难,但如果企业能化压力为动力,在质量、管理、品牌、营销及节能减排方面都有所提升,从某种意义上讲,或许也不完全是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