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复旦、交大相继完成自主选拔“笔试”
昨天,复旦大学水平测试在全国17个考点同时开考。就在一周前,上海交大冬令营在全国7个城市举行。两场笔试,均是校方自主选拔招生的重要“门槛”之一。对优秀高三学生来说,这无异于一场“小高考”。
共同关注:能否“胸怀天下事”
“选拔有社会责任感的优秀学生,是我们的重要标准”,复旦大学招生办主任郑方贤表示。而能否“胸怀天下事”,同样也是上海交大选才的重要标尺之一。
昨天参加复旦水平测试的考生小孟说,试卷里考到了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内容,还有题目问“最新一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何处召开”。他坦言,如果平时一心只读圣贤书,这次许多题目都会“抓瞎”。
上海交大冬令营测试今年首设语文考试。作文题给出的材料是温家宝总理在同济大学演讲中的“仰望星空”的部分,让考生展开适当联想,写出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少考生反映,作文让考生们“有话可说”———作为国家建设的接班人,应该时常仰望天空,学会思考、学会做人,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但要写出独到的见解,还是有不小难度的。
交大英语测试的作文题,要求考生分析出现贫富差距的原因及解决方法。考生即便英语水平很高,平时不关注时事和社会热点问题,这篇作文就不知如何下笔。
考能力:两校各取所需
参加了交大冬令营和复旦水平测试的考生小韩说,从考题中就能看出两校选才的侧重点。
以理工科见长的上海交大,在自主选拔测试中更注重考察学生推理演绎、逻辑思维能力。不少学生反映,数学考试中的证明题太“搞脑子”。有些证明题几乎没有计算量,但需要缜密的逻辑推理和演绎。例如,有一题是:中国足球队与卡塔尔、伊拉克、澳大利亚被分在死亡之组,假设这4个国家中,每个队至少拿三分,甲专家认为中国队至少拿10分就能出线,乙专家认为中国队至少拿11分保证出线,两个人谁对?如果去掉前面每队至少拿三分这个条件,那么中国队至少拿多少分保证出线?
复旦水平测试则更多关注学生是否有宽广视野和深厚积淀,测试内容涵盖高中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和计算机等10个科目,共 200道客观测试题。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样设置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进大学首先应保质保量完整接受高中教育;其二,复旦大学的人才培养推行“通识教育”,要求学生有较宽广的知识面。
“应试班”:帮助有限
“哈姆雷特的死因是什么?”“以下四部小说中,哪一部不是社会悲剧?”“以下哪句句子没有语病”……昨天走出考场,不少学生感叹,之前在中学上的“高校自主招生训练班”没啥用,因为“很多东西根本不可能突击准备,全靠平时的积累”。
随着复旦、交大等高校试行自主招生,有社会商业机构立即“跟进”,推出自主招生“应试班”,针对自主招生的考察内容进行专门训练。不少高中也“遮遮掩掩”办起了相似内容的培训班,如有学校开出一门选修课,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老师轮流上课,结合复旦、交大的历年自主招生试题进行分析。
上海交大招生办公室有关老师透露,冬令营测试每年都要换一批命题教师,要求命题时按照高中教学大纲,不超纲,但题目要灵活新颖,重在考能力。
复旦大学有关负责人更坦言,所谓“应试班”,帮助有限。他说,复旦自主选拔录取改革,希望引导中学推进素质教育。有志复旦的学生与其参加“应试班”机械操练,不如尽早开阔视野,注重积累,全面发展自己。
复旦水平测试遭遇“撞车”尴尬 优秀生考名校“三心二意”?
昨天中午12时 ,复旦水平测试刚刚开考,50多名考生已经完成了该项考试,集体坐上复旦为他们准备的巴士,赶赴上海交大,作为“直推生”与交大签订相关承诺书。这是复旦为这批学生特地开设的“绿色通道”。
复旦水平测试,主要为了挑选一批学生参加自主招生面试,在面试中胜出的学生就可以被复旦“预录取”。交大“直推生”,是由中学推荐、高校确认的优秀学生,他们不必参加交大冬令营选拔测试,就能直接入围自主招生面试,如通过了面试,便被交大“预录取”;未通过面试的,在高考中只要达到第一批本科录取分数线,就能被交大录取。
部分考生遇到的“尴尬”是:经本人同意,中学推荐他们为交大“直推生”。交大要求他们签订承诺书,表示愿意进入交大自主招生面试者名单,同时在高考平行志愿填报中将交大作为A志愿。而这部分考生又不愿意放弃复旦水平测试,因为“多一次机会就多一份被名校录取的保险系数”。复旦水平测试和与交大签承诺书的时间“撞车”。
“撞车”事件顺利解决,但此事颇耐人寻味。部分高三学生表示不满:那些优秀同学上午参加了复旦的选拔测试,希望跻身复旦自主招生行列,下午又与交大签订显示自己“一心一意”的承诺书,这样做是否有违诚信?“脚踩两只船”,难免把其他同学享受名校招生优惠的机会占了。
有关教育专家指出,要解决“撞车”事件之类的尴尬,比较好的办法是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做法,高校招生录取进一步“放开”:一名考生可以“光明正大”地参加多所高校的自主选拔测试,有机会获得多张录取通知书,然后择其所爱;高校一年之中也可以多次录取。这样一来,高校在争夺优秀生源时,竞争的重点放在奖学金设置、展示学科优势、教育服务水平等“内核”方面。一些教育界人士表示,近年来国内高校招生自主权不断扩大,考生的选择权也不断扩大,相信“一名考生获得多张录取通知书”的日子也不会太遥远。
上海高考 不强制填报外地院校
据有关方面透露,今年高考,上海可能不再强制要求考生在志愿表上填报外地院校。但本市仍然鼓励考生报考外地院校,报考外地院校的考生将会享受加20分投档的优惠政策。
据悉,往年本市要求考生填报高考志愿时,每一批次的志愿中必须填报一所外地高校。即第一批本科院校4个志愿中,和第二批本科院校4个志愿中,必须各自填报一个外地院校志愿;第三批高职专科8个志愿中,也必须填报一个外地院校志愿。今年,本市高考推出“平行志愿”填报方式,如果强制在每一批平行志愿中填报一个外地院校志愿,不便于录取操作,因此原先的强制规定可能取消。